儿童遗尿症:症状、治疗与家长必知的7个关键点
**一、什么是遗尿症?**
遗尿症(俗称“尿床”)是指5岁及以上儿童在睡眠中不自主排尿,且每周超过2次,持续3个月以上。根据病因可分为原发性(从未长期停尿)和继发性(曾停尿半年后复发),需儿科或泌尿专科评估。
**二、儿科医生提醒:这些症状要警惕**
除夜间尿床外,若伴随以下情况需及时就医:
- 白天尿频、尿急或排尿疼痛
- 尿液浑浊、血尿
- 便秘或大便失禁
- 心理行为异常(如自卑、焦虑)
**三、挂号指南:选对科室少走弯路**
1. **首诊建议**:挂儿科/儿童肾脏泌尿科,部分医院设“遗尿专病门诊”。
2. **检查项目**:尿常规、泌尿系统B超、必要时做脊柱MRI(排除隐性脊柱裂)。
3. **避坑提示**:警惕宣称“包治”的私立机构,优先选择三甲医院或儿童专科医院。
**四、如何寻找正规资质医院?**
- 查询渠道:国家卫健委官网“医疗机构查询”栏,或“健康中国”APP。
- 关键指标:医院需具备儿科诊疗资质,医生持有《医师资格证书》及《儿科执业范围》。
**五、知识误区:这些说法不科学**
“尿床是孩子懒或故意为之”→ 多数与大脑觉醒功能障碍或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有关。
“等长大自然就好了”→ 约15%未干预患儿症状持续至成年。
“多喝汤药就能根治”→ 需结合行为训练、药物等综合治疗。
**六、专科注意事项**
- 基础检查(如尿常规、B超)通常纳入专科,部分城市将遗尿症纳入慢性病管理。
- 自费项目:部分医院的行为治疗仪、夜间报警器需自付,可提前咨询专科办。
**七、家长应对策略**
1. **心理支持**:避免责骂,用鼓励代替惩罚。
2. **行为干预**:睡前2小时限水、夜间定时唤醒排尿。
3. **记录排尿日记**:帮助医生判断病因。
**总结**:遗尿症需科学对待,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。若孩子符合症状,建议1个月内完成初诊,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期。
下一篇:没有了